【台灣醒報記者陳懿勝綜合報導】台灣雙薪家庭越來越多,很多父母親為了工作,白天把小孩交給保母來照顧,等到下班後再去接小孩。但美國「每日健康新聞」網站指出,家人親自照顧學齡前的小孩,有助於小孩大腦海馬迴發育,而這個部位主掌學習、管理情境記憶、反應力。
大腦海馬迴為大腦邊緣系統的一部分,主要處理時間空間上較為複雜的訊息組合,也就是可用文字敘述的敘述記憶(declarative memory)。日常生活中的影像、聲音、氣味等記憶,都可藉由海馬迴的回饋神經網路,使事件記憶保留下來。
「每日健康新聞」報導,華盛頓大學聖路易斯醫學院教授瓊盧比與研究團隊針對3至6歲的小孩進行測試,讓母親與小孩處在有很多禮物的房間裡,小孩被告知可打開禮物,但必須等待母親填寫完清單後才可打開。根據觀察後,將相處模式分為兩組:一組為母親會幫助小孩調整等待的情緒,另一組為忽略小孩的情緒或嚴厲責罵小孩。
當小孩成長至7至10歲時,研究團隊對92位參與實驗的小孩進行腦部核磁共振攝影。結果發現,有母親培養調整情緒的小孩其腦部海馬迴比沒有的成長約10%。
盧比指出,這項研究顯示培育照顧小孩的人是很重要的一件事。不論是父母親、爺爺奶奶甚至於養父母,對於小孩的情緒和行為的發展過程中占了很重要的地位,同時也說明了小孩的培育養成對於腦部發育,有極高的關連性。
對於這項研究,美國加州大學精神病學和人類行為的臨床教授羅伯特邁爾斯表示,大腦結構會受到成長期的心理和社會環境方所影響。父母親應該每天多花時間與孩子相處,15至20分鐘的談話、安慰,都可以幫助提升小孩的整體素質。千萬不要失去與小孩相處的耐心。
目前研究已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
鄭醫師補充:
上述研究請連結參閱研究摘要:
http://www.pnas.org/content/early/2012/01/24/1118003109
引用來源: doi: 10.1073/pnas.1118003109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