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佛法是為了長養慈悲與智慧,慈心觀的修持可以幫助我們祛除瞋心,進而發起願心,願拔除眾生的痛苦並給與快樂。
修持慈心觀,也像一層層擴大的漣漪,從觀與自己相關的眾生開始,逐一觀想一切有情眾生,最後起平等觀,了知我們在過去生都曾結過緣,未來世也可能會再結緣,所有的眾生都是平等無差別的,如此便能生起慈悲心。
慈心觀
■ 聖嚴法師
修習慈心觀能幫助我們祛除瞋心,並生起度眾離苦的願心。一個以菩提心來修習慈心觀的人,不但會設法幫助眾生從身心的苦痛中解脫,如果因緣具足,也會引導眾生從佛法中得到喜樂,最終進入涅槃。
慈心觀的五個層次
慈心觀的修行有五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去觀對我們有利、有害,或無利無害的有情眾生,經由這三種關係來觀想眾生,可以讓我們更了解該如何幫助他人。
第二個層次是觀想自己。當我們和他人接觸、互動時,通常會依著自己喜歡或不喜歡的感覺去回應,我們要去探究,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感覺?這些感覺多數是來自於 我們對這個互動關係的覺察、判別,這個互動是會為自己帶來利益呢?還是傷害?不過,如果我們能夠了解,「心」不過是一連串不斷變化的感官印象和妄念時,就 會驚覺到,根本不需要去執著這些印象或感覺,也沒有理由去喜歡或不喜歡與他人間的互動關係。
第三個層次是去探究,在與眾生互動的當下,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我們要從一個物體與另一個物體接觸的角度來觀。比如讚美和指責,其實只是聲音或者音波的振 動進入了我們的耳朵;而微笑或皺眉,也不過是眼睛對光線的感知。這些外在的現象就和身體一樣,都是虛幻不實的,一旦我們能領會到,便不會再有喜歡或討厭的 感受,而能平等地對待一切眾生。
可是在這個階段,還不是真正的慈心,那我們如何才能對那些沉迷於一個虛幻自我的眾生生起慈悲心呢?
在第四個層次的觀想對象還是一切有情眾生,不過此時是著重在眾生所受的苦,以及受苦的原因,也就是眾生的無明愚癡,不知道「我」的真實自性。眾生不清楚自己行為的動機,或許也不明白自己為什麼會快樂或生氣;他們執取事物,害怕遭受損失,因此而受苦不已。
沒有不變的關係
我們應該要了解,有情眾生的身心其實並不自由,而這也是另一個讓人受苦的原因。有時明明知道某些事情不能做卻做了,就好像有兩個自我,各自往不同的方向拉扯。有情眾生歷經生、老、病,然後死亡,在這短暫的一生,每個人都經歷了種種的身心苦惱,所以對眾生要有慈悲心。
慈心觀的第五個層次,仍然是觀有情眾生,不過此時是要平等觀,與我們既非有利,亦非有害,更不是毫不相關。其實只要能了解眾生和我們的關係不是固定的、永 恆不變的,自然就能做到平等觀。我們無法確定,現在與我們有善緣的人,過去一定沒有敵對過,反之亦然;總之,沒有任何一種親密或敵對的關係是確定的、不變 的。
若從過去、現在、未來三世來看,每一個眾生在過去生都曾結過緣,未來世也可能會再結緣。能夠這樣想,所有的眾生與我們就是平等無差別,如此便能生起慈悲心。
(摘自《人生》345期,專欄「漢傳禪法在西方」)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