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念師恩


 每逢教師節,後學對恩師淨公老和尚感念之情不由倍增。後學有緣得以親近老和尚且常隨數年,應係宿世之善根與良緣成熟之故。因在學佛的路上只跟隨這一位老師,從開始對佛陀教育的認識,進而深入佛法經論內理事性相、因緣果報等理論,以及到一生成佛的淨土法門修學的方法等等,都是依循老和尚的教導為準範。
    現前受教於老和尚電視、網路教學之同修、蓮友眾多,
後學認為對於老師的教學〈言教〉及行誼
〈身教〉應當要有正確的認知與瞭解,始能堅定對老師的信心,繼以真誠心、恭敬心去學習,方能傳承聖教及得到佛法真實利益。   
    後學回顧卅七年前親近老和尚學佛迄今,最敬佩的就是老和尚
一生弘揚聖教、教學不倦,數十年如一日。「知恩報恩」、「學為人師、行為世範」之行持,一路走來,始終如一。當年從台北一隅之地開始講經弘法,發展到現在全球網路、衛星教學;完全不計毀譽、不求名利,一生致力於為佛教正名、復興傳統文化等等,在在顯露老和尚「不忍眾生苦,不忍聖教衰」之悲心與願力。
    現在這位學佛已一甲子的八旬老人
以身作則,專志一部《無量壽經》、守住一句阿彌陀佛,念念求生淨土,做我們淨宗學人的好榜樣。老和尚近在《大經科註》講席中說:「我今年八十六歲了,死期快到了。現在跟印光大師一樣,天天念這個死字,把這個死字掛在牆壁上,每天看它。死了以後到哪裡去?想到極樂世界。那到極樂世界,就一句佛號,我就守住一句佛號。我用的是印祖念佛的方法,心裡頭計數,一到十,清清楚楚、明明瞭瞭。這個方法好,雜念進不去,妄想進不去,能夠讓清淨心現前。
    經教統統放下了,你叫我現在去教學,我精神體力不足了。所以為了這部經,我跟大家做證明,這部經確確實實能幫助現前這個時代,能幫助世尊末法往後九千年。信願持名,往生淨土,決定是真實的。我今天一切經放下,天天讀的就這一本經。參考資料就看黃念老這個集註,經是會集本,註也是會集本,我跟大家分享也是會集的,我還常常用近代科學家講的,引用經句,也是會集的。目的是什麼?讓我們真正能相信、真正能理解,真正發心老實念佛,功德就圓滿了。三藏十二部,年輕人可以去悟,他有時間,他還能學,我不需要了。一句阿彌陀佛,行了。」

《淨土大經科註》預計於今年十月底圓滿,爾後即停止講經,1112月兩個月老和尚將專志念佛。
    祈願有緣聽聞老和尚講經說法的學佛同修,遇此良師應予珍惜、把握,效法老和尚的志業與行誼,並依教奉行(老實、聽話、真幹),要以真信切願、一心念佛、求生淨土;方能報師恩、佛恩於萬一。最後
引用大陸教育家吳鴻清教授及香港「佛陀教育協會」義工之兩則短文,期以見微知著,表露老和尚之不凡與讓人尊敬之處。謹在此恭祝老和尚光壽無量、法輪常轉,併祝普天下的老師們─教師節快樂,阿彌陀佛!


一、吳教授之推崇:


《教學為先》這段話看得我驚心動魄,百感交集。把中華文化看得如此之透,把教育看得如此之重,表述得如此全面、簡潔、透徹的,我從沒有見過。這段話雖然不長,卻是最好的治國安邦之策。老法師心量之大、眼光之遠、思慮之週、感情之深,不知道誰能相比。


註:《教學為先》原文:孝是中華文化根,敬是中華文化本。落實在孝親尊師。中華傳統文化,五倫、五常、四維、八德是也。文化是民族之靈魂,教育是文化之生機。故安身立命,教學為先;創業齊家,教學為先;建國君民,教學為先;穩定和諧,教學為先;國豐民安,教學為先;太平盛世,教學為先;長治久安,教學為先;諸佛報土,教學為先;極樂世界,教學為先。仁義禮智信,五常、五戒。人棄常則妖興。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禮,是道德最後底線,失則天下大亂。人性本善,本善即是佛性。故釋迦曰:一切眾生本來是佛。佛,福慧圓滿具足之人也。」


二、老和尚的日常生活


在辦公室外跟義工菩薩們聊了一下師父的日常生活。現在師父每天讀經四個小時、講經四個小時,週末就到「香港佛陀教育協會」這邊講經,講經之後還要接見一些重要的客人,而且還要處理一些事務,大概在七點多、八點才會離開。我好奇地問:「師父身邊是不是有很多護法照顧?」沒想到義工菩薩告訴我,其實師父身邊只有一、兩人,師父的生活基本都是自理。連一條毛巾、一個碗,一雙筷子都是師父自己洗的,只要自己力所能及的,師父都是自己完成,絕不假手於人。洗完之後放到指定地方,碗有放碗的地方,筆筒有放筆筒的地方,一切都是井井有條,一絲不苟


大家都看過師父的很多墨寶吧?師父自己平時寫書法,連宣紙都是自己裁剪的。有護法心疼師父,想替他代勞,師父都拒絕。師父一個人跪在地上,用尺慢慢的比劃,再用刀慢慢裁剪。師父今年八十六歲高齡了,還是保持每天為大家講經說法,回到精舍還基本是自己照顧自己,真的就是本師釋迦牟尼佛的行誼,給我們作了最好的榜樣。末學當時聽到都差點掉眼淚了。看看師父他老人家,每個方面都做出好榜樣,我們能不認真學佛嗎?我們還不努力對得起師父嗎?


案:老和尚行誼確實如此,與後學前篇我與老和尚之因緣文中「回憶老和尚之二三事」所述相同,可見老和尚始終如一。





   


 




願見聞者   遵師教誨   老實念佛  


 求生安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uk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