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欲上人坐化照片





生命由我不由天



(離欲上人坐化經過


    上一篇後學轉貼了昌臻法師出家奇緣,因內容簡略而未能彰顯離欲上人與昌臻法師這兩位當代禪、淨高僧的事蹟。為補充前文之不足,特於本篇加載離欲上人坐化詳細經過以及昌臻法師的事蹟點滴等圖文資料與同修們分享俾進一步瞭解這位高僧的行持。阿彌陀佛!


離欲上人坐化經過


    1991 6月,離欲上人對江昌緣說:「生命由我不由天。這個廟子要找一個居士來當家,找到接​​替我的人以後,我就要走了。


    1992年春節剛過,上人吩咐昌度去四川新繁縣叫來伍居士做二十五套白衣白帽,其中寺內僧人每人一套。僧眾感到奇怪,這是為什麼?上人說:你們別管。


    更奇怪的是,春節前夕,禪師叫李仁傑寫了三個大字:「方丈寮」,親自守著貼在客堂進門左邊一間屋的門坊上。李滿以為師父要遷新居了,笑說:「師父,你哪天搬過來住?」


    「我不過來,是新方丈住的。」


    「是哪一個?」


    上人神秘一笑:「你以後就曉得了。」


    李心想:「天機不可洩露。」但根本沒有去想將會有什麼事情發生。


    過了兩個多月,時至1992 415日,樂至縣報國寺裡依然是晨鐘暮鼓,靜謐清幽,誰能料到,離欲上人會在寮房裡,口述加急電報:「成都文殊院省佛協誌編室張妙首:我欲病危,有寺廟經濟重大事情商計,希你與馮學成速來。樂至報國寺離欲電。」由住寺居士李仁傑記錄,樂至縣居士李德全於1992416日上午10時發出。


    電報發出以後,仍然安定如常。千萬人崇仰的離欲上人,依然是目光炯炯,氣朗神清,耳聰目明,頭腦清晰。上午,在寮房裡,坐在那張舊木椅上,大指掐著中指,口裡不停地念著:「人人平安,家家平安。」下午,還步履輕健地走出寮房來,到修建廟宇的工地上,指揮安排。建寺弘法是他幾十年的宿願,至今念念不忘。這哪有病危的徵兆呢?


    可是,那電報在樂至縣一發,離欲上人病危的消息傳揚了出去,縣里的居士立即緊張起來。甚至越說越嚴重,什麼「話都不說了……」等等。潘近仁、王義、李昌裕、鄭中華、夏素瓊、鄧平忠、李德全、歐志宏等八人,立即找車向龍門鄉金龜山出發。在車上李昌裕、鄭中華默念阿彌陀佛,出城四里的時候,他們忽然聞到異香,比檀香還濃:十多里路後,車上所有的人都聞到了異香,恰似七里香香味。晚上九點,趕到報國寺,跨進禪師的寮房,又聞到這種香味,見師父正在寮房裡散步,安詳如常駐,毫無病態。居士們紛紛上前頂禮取出臍橙、雪梨。禪師說:「買這些東西浪費。」居士削梨,他吃了四片後說:「你們都到了,張妙首也該到達了。」接著,禪師端然正直地坐在木椅上,莊重嚴肅地講了幾件事情:


    第一、寺廟裡頭還有許多水泥、河沙,要趕快運回來,林宣(縣統戰部秘書)經手買的磚,要他迅速負責辦完。


    第二、縣農行有存款十來萬元,立即想辦法取出盡快用上,該買的東西就買,今後物價要上漲。


    第三、廟子頭的接班人張妙首,他現在文殊院,是解放前的大學生,當過考取的縣長,他就是這個廟子的接班人,法名叫昌臻,立刻披剃……。


    「哪個叫張妙首?」眾急問。禪師答道:「你們過去不是問我,選好接班人沒有嗎?我早就選中了,他叫張妙首,在文殊院辦板報,還在佛學院任教,精通佛學,修持很好,很能幹,明天就要來,由他主持報國寺,你們對他一定要像對我一樣好,把報國寺辦得更興旺。」這些話,重複了幾次。大家感到驚奇:師父今晚怎麼反覆地講接班人呢?感到有些不妙,都不願離去。


    一生一世心裡只有眾生,慈悲濟世,普度有緣的高僧,就這樣,按照準確的預知時間,隨著異香,平靜自在地安詳坐化了。


    僧眾聞訊,進屋參拜後,打鐘上殿,為師父念佛。李昌裕等居士跪在師父面前念佛,偶然抬頭,看見師父額頭凸出處,現出一尊乳白色的結跏趺坐的佛像,大家更是虔心念佛,淨念相繼。


    潘近仁把發給張妙首的電報改為:「離師凌晨圓寂,速來。」


    在成都文殊院的張妙首,於 416日下午收到加急電報,大驚失色。當日,汽車班期已過,只好乘17日的早班車。到了樂縣車站,就聽到「離欲上人今天凌晨五時圓寂!」這個消息早已轟動了全縣。到底接不接師父的班?面對這個重大問題,心潮翻騰,難以平靜。


    17日下午三點鐘,趕到報國寺,走進師父的寮房,心情非常沉痛,立即跪在恩人面前,頂禮參拜。


    這時,樂至縣許多居士才第一次見到師父昨夜多次談到張妙首,仔細一看呀!這臉型、這頭頂、這風格多像自己的師父啊!確實是一位品德高尚、修養有素、學識淵博、注重儀表的有德之士。如果一披剃,穿上僧衣,搭上袈裟,更像我們的師父了!大家對師父盼望已久的接班人,都投向尊敬的目光,抱以莫大的希望。


    事不宜遲,刻不容緩,馬上召開會議。縣政府辦公室、縣人大、政協、教育負責人和僧眾居士都參加,議題是接班問題。張妙首原本就沒想出家,更何況馬上要接上人的班,自己有何德能敢當此重任,因此,固辭不肯。但這是上人既定的,不容更改。並經大家竭力推崇,真誠相勸,懇切的要求。縣上有關負責人說:「這是老法師的遺囑,當眾宣布的,你不幹,我們不好表態,如果一拖下去,寺裡有許多財產、現金、存款、要是一亂了,失散了,問題就大了,造成損失對佛教事業不利!」接著,與會的大眾竭力勸說:「張老師,你一定要承擔下來,我們一定會像對待老和尚一樣對待你,不得動廟裡的一草一木,有我們的大力支持和寺內眾僧的努力,一定會作出巨大貢獻的。」同去的馮學成居士也誠懇地勸道:「張老師,老和尚的法名一定要接啊!請你放開一切顧慮,克服困難,全力承擔吧!」


    張妙首聽了又感動,又慚愧,更重要的是這一重大決定決定是恩師的臨終授命,如不承擔,既愧對恩師又愧對佛教。因此,遵從佛的教誨,毅然決定出家,承接師父交付的重擔!


    下午四點過,立刻徵與離欲禪師任命的接班人披剃落髮,立刻為新任的報國寺住持昌臻法師穿上法衣,搭下袈裟。


    一出家為僧,即任住持,立即處理師父善後事宜,會同有關人員清理師父遺物,多年積累修廟的存款29萬多元和現金2萬多元,也包括師父個人積蓄在內,點交清楚上賬。事後昌戒還把師父個人給他的1萬元也還給新任住持。他說:「師父的遺留都全部歸公,這也應該交常住。」真不愧是離欲上人的徒弟啊!


    連日來,前來祭奠、朝拜離欲上人的信眾、居士和各界人士絡絡繹不絕,送來的祭帳、祭品不計其數。


    第七天,離欲上人師下葬。墓穴共有三格:第一格,安放的思摩禪師靈骨陶瓷罐:第二格安放離欲上人的棺木;第三格空著。墓碑上端鐫刻著「高僧輩出」四個大字。隋唐以來歷代高僧,法脈不斷,而今思摩禪師、離欲禪師兩代高僧又安然坐化。


    離欲上人的墓碑上刻著:「世壽 107歲」這是禪師生前說的。關於離欲上人年齡,根據四川樂至縣佛教界人士赴合川、射洪縣等地調查的結果表明,上人確切生年應為同治七年,即:1868年——1992年,終年應為124歲。



離欲上人生平



    離欲上人,俗名侯喻君,四川省合川縣泥溪鄉人。秉性剛毅,智慧過人。15歲時,因家道衰落,一貧如洗。一日,在姑母家,偶閱《金剛經》,頓有所悟。發出塵之志,離家訪道。拜川東著名道士劉銀子為師,精修丹法,得道後雲遊四方。民國11年(1922年),得知四川射洪縣東山寺有一位高僧本空禪師(俗姓楊,射洪縣柳堤人。本空禪師 9歲出家,12歲大悟,與四川新都寶光寺無窮老和尚同戒,均係禪門老宿。)侯喻君大喜,捨道學佛專程去東山寺投於本空禪師座下。嗣於四川新都寶光寺無窮老和尚處受戒後,遊化各地,建寺弘法。



    上人生活清苦,衣食非常儉樸,不僅床上用品疤重疤,連穿的衣褲也是補了又補;從不為他自己亂花一分錢。聽寺內僧人講:「許多年來,除招待客人吃新鮮蔬菜外,上人和僧眾常年都吃酸菜,而且不用油炒;收到供養的掛麵也捨不得吃,留著招待客人。廚房燒的樹葉、雜草,為了保護樹木,不剔樹枝燒,就是木頭節節和樹屑,也不能浪費。運來修建的土磚要及時下車,輕輕放下,堆好。上人說:二角錢都要講因果,不能亂花浪費掉,信眾好不容易節約到一塊磚的錢呀,打爛一塊磚,就造下很大的罪過。」廟上待客,飯桌上,中間兩樣素菜,一碟鹹菜;四方,八個盛滿稀飯的土碗,八雙木筷擺得整整齊齊。客人們默念後,開始用齋。


    上人生於1868年,圓寂於1992年,享年 124歲,是禪宗臨濟宗傳人。






離欲上人坐化,旁站立者為剛披剃的昌臻法師





離欲上人使用三、四十年的重疤的床單









昌臻老法師事蹟點滴



一、祖訓造就人格,勤修福慧心轉命


    昌臻法師,俗名張耀樞。張家的祖訓「謙讓、和平、恭敬,吃虧、受氣、耐煩」造就了法師一生非常圓滿的人格。


    2009年春,廬山東林寺《淨土》雙月刊開始連載筆者譯註的明代袁了凡的《訓兒俗說》,昌臻法師閱後,對筆者之妹口述了一段兒時往事:「我自幼體弱多病,算命先生曾預言我除非出家修行,培植福德,自我改變命運,否則就會短命夭折,活不過十五歲。當時成都有一位著名的相士,名叫王玉溪,此人很有學問,並有著作行世。他為人看相後,總要寫一份他的論斷並加蓋私章,交給請其看相的人保存,以示負責任。當時傳說他作出的論斷就像法院的判決書一樣,斷生死如神。民國十八年(1929年),我祖父和父親帶上年僅十二歲的我去請王玉溪看相算命,王亦斷定我活不過十五歲。當時祖父和父親問王:如果為我培福積德,並求佛菩薩加被,能否延年益壽?王考慮後回答可延至二十歲。又問可否再延長,王就不回答了。當時父輩們非常焦慮,自己也很恐懼。為了祈佛保佑我長久康健,篤信佛教的父母將我這位年幼的長子送到文殊院皈依並『出家』(舊社會有此習俗,對多災​​多難的小孩,送寺院剃度,托庇佛門),每日教我勤誦觀世音菩薩聖號和觀音經咒、大悲咒,勤做善事,修福修慧,作為助行;並為我大量放生、布施。漸漸地,奇蹟出現了,我的身體一天天好了起來,開始進入學堂勤奮讀書。外祖父劉咸滎也常常用自己年輕時的一段經歷教育我命由心造,樹立自我改變命運的信心。」


    法師講完這段故事後,微笑著說:「《了凡四訓》就是講的這個道理,由心造命,我現在活了九十多歲了。」


二、法師一家的觀音妙緣


    「我家三代人都信奉觀音大士,稱念名號獲免災難的事蹟不少。抗日戰爭中,1940年夏天,一次,日軍出動一百架飛機,轟炸成都市區。我家住城南,這一帶投彈較多。當時全家大小20餘人,均匍匐樹下。在萬分惶恐中,都高聲呼喊觀音菩薩,望求救護。結果,右側鄰居躲在防空洞內的也被破片打死;對門齊魯大學張教授的妻子,睡在床上,彈片破窗而入,當場被擊斃;而我全家竟無一人受傷。


    又一次,一顆炸彈擊中我家樓房(木結構),中樑被打斷,但房屋未倒塌。炸彈入地下兩米多深,冒出濃煙,幸未爆炸。事後,防空部門通知,叫全家撤離,才將炸彈挖走。至今回憶此事,還心有餘悸。試想:如果不是依靠觀音菩薩的大威神力,怎能使在露天下的全家人,大小平安,毫無損傷呢?房屋中彈、斷樑,既不倒塌,又不爆炸呢?」


三、法師的婚姻與家庭


    法師一生命途多舛,妻子顏涓非常賢淑,夫妻伉儷情深。顏涓為清末翰林顏楷之女,解放後任四川財經學院、四川林學院圖書館館員,於1962年病故。妻子的早逝,使張耀樞深深體會到人世的無常,從此獨居,吃長素,力求淨化身心,進一步探索「自度度人」的人生道路。


    中年喪妻的法師,1989年又喪女,飽嚐了老年喪女之苦,但他能在極度悲傷中自我解脫。在香煙繚繞的成都文殊院放生池旁,他念誦著《往生咒》,將女兒的骨灰撒向放生池。水面上蕩起一朵朵小小的「白花」,這水中有他的一片深情、一份厚愛與永遠的懷念。有人不解,法師說:「人的神識已離開,軀殼留著還有何用,一切眾生包括動物都有佛性,這樣做是為了做布施,用骨灰餵其他生物,既和眾生結緣,也破除對軀體的執著。」昌臻法師在其遺囑中也說:「骨灰搗碎,加白糖、麵粉撒林中,與眾生結緣,並償夙債。」


四、法師的住處與以身作則


    筆者1993年深秋與同修八、九人自駕麵包車去拜謁恩師,中午在報國寺吃午飯,恩師給我們置辦了一桌豐盛的素席,而他自己卻堅不入席,與寺內僧眾一起吃起了平常的飯菜。飯後,我們參觀了恩師的臥室,室內簡陋無比,僅一張老式硬板床、四枝竹竿拄起一領方形舊蚊帳、一床棉被、一蓆墊褥而已,既無電視機,更無甚麼空調、取暖器之類的家用電器,此情此景,使我們深為感動,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法師一生,總是為他人著想,從不為自己考慮,毫不利己,專門利人。


    儘管每日寺務繁忙,操心勞神之餘,法師仍以身作則,帶頭參加體力勞動,八十左右還脫衣捲袖,挖土鏟石,清掃殿堂。生活上自奉甚儉,苦行修持,緇衣粗布,身居陋室,和僧眾一起過堂用齋,不搞特殊化,這在報國寺是有口皆碑的。十七年來,先後建成了祖師殿、地藏殿、天王殿、和平塔、鐘樓、鼓樓、安養院、念佛堂、離慾念佛苑(居士學修樓,可容納五百人吃住和常年念佛)、六和樓(僧人宿舍)、離欲上人紀念堂、五觀堂、教學樓、圖書室、閱覽室、法寶流通處、追思亭、放生池、荷花池、茶園、花圃等,同時,新刻摩崖佛像處,除已有的緬甸玉佛15尊外,又陸續迎請回19尊玉佛。使這座已有1400年曆史、曾兩次被毀的古剎,以嶄新的面貌迎接十方信眾的參學、觀禮、朝拜。老法師尤注重僧才培養,先後剃度出家眾弟子70餘名。至於在家皈依弟子,則更達數萬名之多。


五、病中不忘念佛,悲心堪為楷模


    2001年深秋,法師在遂寧廣德寺講經說法後,因勞累過度,體力不支,突發心肌梗塞,昏倒在地。當時正值夜晚,恩師怕影響一千多名聽眾的休息,堅決不讓侍者告訴任何人,更不准告訴寺院常住,惟一心默念佛號。後來侍者看到實在不行了,才悄悄給他的親屬趙啟林居士、林成高居士打電話,當時趙、林等人正在仁壽報國寺參加法會,聞訊半夜趕來,法師卻叫他們去休息,並說:「廣德寺修得很莊嚴,你們明天好好去參觀一下。」法師怕打擾別人,直到第二天早晨才讓人把他送到遂寧市醫院搶救,後又轉到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檢查,其時休克時間已近二十個小時,但從外表看,法師依然很安詳,根本不像休克的病人。


    又過了一段時間,法師因患前列腺癌,須動手術,不得不轉到華西醫科大學附屬醫院住院治療。當時法師親屬、醫生、護士及弟子們都提心吊膽,擔心法師已85歲了,保險係數不大。但當手術完畢,法師被推出手術室,見到等候的人群時,第一句話就是:「我今天念佛比往日還清淨。」說得醫生、護士都笑了,說:「您老人家此時不要說話,好好休息。」又說:「您老人家不像是自己在動手術,倒像是在觀看別人做手術似的。」此後法師數次說:「我有兩次臨終的體驗,對念佛的信心更增強了。」在華西醫科大學附屬醫院腫瘤科住院時,所有的癌症患者都悲觀絕望,惟恩師安之若素,以一臉的安詳平和,迎接每一個黎明;以聖潔之光,驅散一層樓的晦氣。人們都低語相告:病房裡住著一個慈航普渡的高僧。法師雖是癌症患者,但醫生、護士都把他視作「完人」。


六、慈護眾生,莊嚴國土,利樂有情


    法師為保護生態,美化環境,還向縣政府建議把龍門鄉設為森林綠化區和鳥類保護區,在寺內大力植樹栽花,如今,榕樹、銀杏、桂樹、紅梅、臘梅、雪松茁壯生長,森林覆蓋率達70%以上,年年均被評為「園林式單位」;同時投放近萬隻珍貴鳥禽,使報國寺綠蔭紅牆,鳥語花香,環境幽美,風景宜人。在此值得一提的是,法師的母校——朝陽大學法律系,就是今天的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的前身。


按:本文為《弘化》編輯部據李豫川《昌臻法師生平史料補遺》節錄整理。



引用:《弘化》2010年第3期(總第61期)






如生,安祥自在往生的昌臻老法師








               老法師裝龕時,銀髯輕拂,面色紅潤,神態安祥,如入禪定;結跏趺坐,全身柔軟狀如嬰兒之體。








祈願見聞者      咸發菩提心  

    念佛生極樂      還來度有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uk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