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的人有不可思議功德


    「又不思議即不可思議」,不可思議就是無法想像。「本經小本之原名」,《無量壽經》它還有個簡單的本子,就是《佛說阿彌陀經》,《佛說阿彌陀經》,鳩摩羅什大師翻譯之後他定的經名,佛在經上說的它本來的名字,佛說的,佛說叫《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這個是小本《阿彌陀經》的原名,《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這個經題含義非常深、非常廣,這個經是一切諸佛所護念。大本就是《無量壽經》,小本是一切諸佛所護念,大本當然也是一切諸佛所護念,小本不可思議功德,大本亦如是。


    我們在灌頂法師《觀經直指》裡面看到,「觀經」就是《佛說觀無量壽佛經》,「直指」是它的註解。裡面有一段話說,我們遇到困難、遇到災難了,所有一切經那個功德都幫不上我們,所有一切懺悔法跟咒也都不起作用了,最後還有一法有效,就是專念阿彌陀佛名號。我們能相信嗎?能。為什麼?阿彌陀佛的名號是不可思議功德,所有經教的功德都不如這一句佛號的功德。講絕了。所以念佛不可思議,念佛的人有不可思議功德,聲聲佛號不可思議,至心稱念一句佛號,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這個能力從哪裡來的?從阿彌陀佛自性裡面圓滿流出,阿彌陀佛的自性跟我們自己的自性是一不是二,全是自性流出來的。


    有很多人緊急關頭念佛的時候,沒有顯著的效果,那是什麼原因?那是念佛不如法。怎麼不如法?疑沒有斷盡,還懷疑它,真難相信。確實是難信之法,超越所有法門,超越所有的經咒,我們怎麼會有這麼好的運氣碰上了?碰上了還是有疑問,或者是念佛裡面還有妄想,還有雜念,這是念佛效果不彰的原因。如果沒有妄想,沒有雜念,沒有懷疑,這效果不可思議,關鍵都在信得過,決定不懷疑。修行的捷徑,成佛的大道,就這一句阿彌陀佛求生淨土,生淨土就等於成佛,保證你一生成佛。八萬四千法門裡頭沒有,無量法門裡頭也沒有,我們不能不知道,為什麼?不知道會把這個緣當面錯過。真正知道了,你把這一句佛號就抓得很緊,決定不肯放鬆,時時刻刻念茲在茲,分秒必爭。


    淨宗得度跟普通得度不一樣,淨宗得度是究竟圓滿,是無上菩提,這我們一定要珍重,一定在這一生當中剋期取證。我們在《往生傳》、在《淨土聖賢錄》裡面看到的例子,乃至於在這一生當中,我們親眼看到一些念佛的同修,三年功夫,預知時至,無疾而終,往生沒有生病,說走真走了,真表演給我們看。這些人現身說法,為哪些人?為念佛人現身說法,告訴你這是真的,不是假的。我們接受淨宗經教示轉、勸轉,這些往生的同學給我們作證轉。我們還有懷疑,還不能夠完全接受,這是業障太重!業障太重怎麼辦?要消,不消臨終的時候有障礙。用什麼方法消?就是這一句佛號,不要再用別的方法,任何方法都比不上這一句佛號,要真正相信。


    爾時十方恆沙諸佛,皆共讚彼安樂世界,所有佛法不可思議


    十方恆河沙數諸佛沒有一尊佛不讚歎,安樂世界就是極樂世界,極樂世界所有佛法都不可思議。為什麼?它六塵說法,除阿彌陀佛說法之外,極樂世界光會說法,流水音聲會說法,樹木花草都會說法,無論在什麼地方,你看到的、接觸到的、聽到的,全部都在說法。極樂世界的環境好,讓我們在那邊修行不會中斷,你想中斷都斷不了。你在講堂聽阿彌陀佛說法,你出講堂的時候,樹木花草統統都說法,完全沐浴在佛法當中,所以他進步快。我們帶業往生,無始劫的業障,到極樂世界很快,因為聞法,聞法慢慢就覺悟了。覺悟的方法固然多,但是聞法是最方便的一種辦法,所以釋迦牟尼佛在此地,在我們娑婆世界,正如《楞嚴經》上文殊菩薩所說的,「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這娑婆世界,指我們地球上的人,六根耳根最利,看不清楚,他聽得清楚,所以佛用音聲作教體,教學。


    神通現化、種種方便不可思議。若有能信如是之事,當知是人不可思議。所得業報,亦不可思議。



    所以這個經叫不思議經,《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你念這一句佛號是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都護念,哪有比這功德大的?什麼法門能得一切諸佛護念?只有這個法門。確實淨宗同修很多不知道,天天念,念了不曉得裡頭的意思,還要去找這個、找那個,怕的這一部經、一個佛號的力量還不夠,還要找一些東西來幫助,其實找那些東西幫倒忙,把不思議功德障礙住了。修其他的法門,用這個法門來幫助行,修這個法門不可以用其他東西來夾雜。





往生淨土兩個必要條件-修定、修福


    善導大師教給我們,往生淨土有兩個必須要的條件,至少要有一個,兩個都沒有是不能往生的。第一個是修定,就是修清淨平等心,心淨則佛土淨;第二個是修福,所以往生極樂世界是有智慧的人、有福報的人。有智慧沒有福報能往生,有福報沒有智慧也能往生,智慧福報都沒有就不能往生。當然福慧具足是更好,那你自己有把握往生,福慧具足。修福是什麼?念佛就是修福,發菩提心就是修慧修福。菩提心裡頭智慧,捨己為人,念念別想自己,念念想苦難眾生,如何幫助苦難眾生離苦得樂。最簡單,也最實際的方法,就是我們認真念佛,把念佛的功德迴向給一切眾生,真有效,不是沒有效果,要用真心。念佛有妄想、有夾雜,那個功德力量不大;沒有妄想,沒有雜念,真誠心、清淨心、恭敬心,那個念佛功德非常大,這個要懂。


    實際上大勢至菩薩,這是世尊為我們介紹,無量劫之前用這個法門修成功的,就是大勢至。他給我們說念佛功德,「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怎麼個念法?「都攝六根,淨念相繼」。都攝六根,六根從外頭六境裡收回來。一張開眼睛,我們見往外頭跑,見到這個喜歡,見到那個討厭,這不行,心散亂了;耳聽音聲,也生分別執著;鼻嗅香,舌嘗味,身接觸;意,心胡思亂想,統統散在外頭,現在把它收回來,這叫都攝六根。都攝是不是不看?不是的,還是照樣看、照樣聽,看到的、聽到的不要放在心上,看到的不要去執著它,不分別、不執著、不放在心上,這叫收心,聽到的也不分別、不執著、不放在心上,記住這三句話,鼻對香,舌對味,統統都是不分別、不執著、不放在心上,這叫收心。


    心上只有一句阿彌陀佛,除一句阿彌陀佛之外什麼都沒有,這就對了,這就叫「都攝六根,淨念相繼」。這個念是淨念,因為沒有妄想,沒有雜念,這叫淨念;相繼,不斷,佛號一句接著一句不中斷,這叫淨念相繼。都攝六根,淨念相繼,這叫真念佛。聲聲佛號跟阿彌陀佛相應,叫「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要這樣念法才行。這個念佛的方法裡頭戒定慧三學具足,都攝六根,淨念相繼,是戒律、是方法;念久了,妄念沒有了,雜念沒有了,就得定,清淨心現前了。清淨心現前是事一心不亂,平等心現前是理一心不亂;事一心不亂生方便土,理一心不亂生實報土。「都攝六根,淨念相繼」,你得懂這個方法。我們功夫不得力,不是不得力,方法錯了,是用雜心、是用妄念在念這一句阿彌陀佛。也有好處,得福報,不能往生,能得福報,來生不墮三惡道,你說佛號功德多大。




 淨土是相似的一乘經

    一乘是什麼?講成佛的理論與方法,這個經典叫一乘經。一乘經在中國三部,第一部《大方廣佛華嚴經》,第二部《妙法蓮華經》,還有一部沒翻到中國來,現在失傳了,沒有了,《梵網經》。《梵網經》在中國只有一品,「菩薩戒品」,這一品在中國傳下來了,全經沒傳到中國來。所以一乘經是兩個,這兩部經是講一生成佛,也要有一乘菩薩才是僧寶,他真正能成得了佛。此地舉的「勝鬘經,法華經等之意」,講一乘三寶的,《勝鬘經》裡頭講過,《法華經》是一乘。「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佛的本意是說一乘經的,但是眾生根基不夠,一乘等於佛教的博士班,博士班的學生要有大學的基礎,大學要有中學的基礎,中學要有小學的基礎,底下沒有這個,一乘經念了也沒用處,你入不了它的境界。


    淨土,淨土可以說是相似的一乘經,為什麼?它不是直接教你成佛,它要通過極樂世界,先把你送到極樂世界,到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幫助你成佛,這是淨土。這個方法是保證班,非常快捷,是特別法門,不是一般的法門。這個法門稀有難逢,確確實實是百千萬劫難遭遇,彭際清居士說「無量劫來希有難逢」,我們碰到了。彭際清居士念佛往生,《往生傳》裡頭有他,他對於念佛法門,在《華嚴經》他有一部論,《華嚴念佛論》。


 


經有教、理、行、果


    我們《彌陀經》、《無量壽經》,這個裡頭有教、有理、有行、有果。「三輩往生」、「往生正因」這是行,本經第三十二到三十七品是行,那是持戒,裡面這經文很長,細說五戒十善,是行經。也就是念佛人在日常生活當中是什麼樣的心態,工作處事待人接物必須要遵守的五戒十善,叫根本戒。淨宗非常重視,這個東西做不好,對往生會產生障礙。最怕的就是貪瞋痴,五戒十善幫助我們放下貪瞋痴,平常要放下,不要到臨終的時候還起現行。貪是什麼?捨不得,兒女捨不得,財產捨不得,還有些心愛的東西,只要有一樣捨不得就走不了,這貪。瞋恚,發脾氣,不高興的,心裡一不高興,極樂世界去不了。愚痴是什麼?糊塗,像一般講老人痴呆症,這個很麻煩,他臨終的時候神志不清楚,往往給他念佛都沒用,這很可怕。


    所以念佛的人不能不修福,修福就沒有這些障礙。一定要學把一切貪心,對於七情五欲這種貪戀放下,貢高我慢放下,待人要誠懇、要謙虛。幫助別人是修福,是好事,別人有困難的幫助他。外財是以財物幫助別人,內財是用我們的身心為別人服務,那個功德更大,這都叫財施,財布施有內財布施、外財布施。在一個道場我們發心做義工,內財布施,內財布施功德很大,為什麼沒有看出來?如果他在內財服務的時候,做義工服務的時候,他做得不如法,那這個功德就打折扣,就不圓滿了。大家在一起都是凡夫,凡夫都有煩惱,別人惹我生煩惱,我也讓別人生煩惱,這個都是把功德破壞了,都打折扣了。所以要學,學忍辱、學禪定,不起貪心、不起瞋恚、不起愚痴,這個樣子做義工,這個內財布施圓滿功德,比外財要高出很多倍。所以經有教理行果,淨土的果是往生極樂世界。


 


淨宗沒有得定也能往生


    佛提出的方法,總綱領,「因戒得定,因定開慧」。所以定是樞紐,定不是目的,定,它開智慧,就是大徹大悟。怎麼樣才能得定?一定持戒,持戒主要的是放下,你能把一切虛妄的統統放下,心就定了。所以持戒是手段,是幫助你得定的手段。定也不是目標,定的目的是讓你開悟,定到一定的時候就大徹大悟,這叫三無漏學。無漏是斷煩惱,所有一切煩惱習氣一掃而光,就是用戒定慧的方法。這個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從初發心到最後成佛都用這個方法,沒有一個是例外的。


    念佛法門也是這個方法,放下萬緣,這個經上告訴我們,「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這就是戒。一向專念念到一心,這就得定,一心不亂就是定。事一心不亂,定功等於阿羅漢,九次第定,超越六道了;理一心不亂,更深的,那是連起心動念都放下了,是法身菩薩的功夫。不用這個方法不行,淨土也沒有離開這個原則。沒有得到定功的也能往生,這就是淨土無比殊勝之處,其他的法門,沒有得定他什麼都得不到,淨宗沒有得定也能往生,那叫功夫成片。什麼是功夫成片?一天到晚心裡頭只有一句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全放下了,這叫功夫成片,這個境界就決定往生,這是一般人可以做得到的。一心不亂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淨土的殊勝,不是殊勝在實報土、方便土,不是的,殊勝在凡聖同居土。這個條件,一切眾生,六道裡眾生可以做得到,不難。難在哪裡?難在你不肯放下,你不肯相信,這個就難了。真正肯放下、肯相信的,很容易成就。我們看到念佛人那麼多人的成就,這些人現身說法做樣子給我們看,讓我們從這裡生起信心,經論上所說的一點都不錯,只要相信,只要真幹,沒有一個不成就。


有人說,夏蓮居老居士是普賢菩薩再來的,黃念祖老居士是觀世音菩薩再來的,這是傳說,是真的還是假的,不必放在心上。從救苦救難來說,有可能,現在眾生迷失自性,造作不善,痛苦到極處,菩薩化身到這個世間來續佛慧命,有此可能。但是沒有證據,就是說這兩位老居士往生的時候,他沒有暴露身分,沒有說我是什麼佛菩薩再來的,說完就走了,那是真的,他自己沒說。他自己為什麼不說?沒有這個必要,說了對這個經的流通可能不利,不說能夠利益這個經註的流通,統統有道理。暴露身分有暴露身分的條件,不暴露身分有不暴露身分的條件,這都是我們應該知道的。


(本篇恭錄自《2012淨土大經科註》第362集)












祈願見聞者      咸發菩提心   


   念佛生極樂      還來度有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uk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